{{ $t('FEZ002') }}總務處|
●臺北市防災公園介紹
臺北市政府自88年921921921大地震後,即參考日本設置「防災公園」之理念,日本設置「防災公園」之理念,於本市選定具有開放空間及緊急救援道路之大型避難場所,於90年9月完成 12區防災公園,平時作為民眾休憩運動及教育之場所,倘若發生重大災變時則作為避難收容、救災作業整備、指揮及復原重建之要據點 。
防災公園與一般公園皆屬室外緊急避難處所之一,其差異在於防災公園可提供「維生功能」,避難者除了避難考量外,有必要進行「短期收容」,必須提供維持最基本生活條件之設施及安全維護管理,包含:食物、飲水、住宿、通訊、廣播、電力、照明、治安、醫療、社工撫慰等功能。
臺北市的防災公園地址一共12處,如以下列表,位置圖詳附件檔。
防災公園基本資料請至下列網址參閱:https://pkl.gov.taipei/News.aspx?n=4FC5050A3C6E57D3&sms=B3DC1434A26D5CC5
家長可評估考量將各行政區防災公園納入遇災害時家人會合之室外地點選擇,倘經家人商議決定,請貴子弟一併註記於家庭防災卡中。
青年公園-水源路199號
二二八和平公園-凱達格蘭大道3號
大安森林公園-新生南路以東、信義路3段以南
玉泉公園-西寧北路28號
榮星花園公園-民權東路3段1號
民權公園-民權東路4段,新中街交叉口(民權國小旁)
大湖公園-成功路5段31號旁
松德公園-松德路180巷興雅國中東側
南港公園-東新街170-1號
景華公園-景興路與景華街交叉口
士林官邸公園-福林路60號
復興公園-中和街200號
●113年臺北市可供避難收容處所一覽表
於災害(含戰災)發生時,學校周遭可能開設平時避難收容處所(戰時收容救濟支站)之位置,請參閱附件檔【113年臺北市可供避難收容處所一覽表】,可以到最近的防災基地學校請求協助。
{{ $t('FEZ012') }}
{{ $t('FEZ003') }}2024-02-27
{{ $t('FEZ004') }}2024-03-01|
{{ $t('FEZ005') }}107|